大一可以参加的数学竞赛,高中数学好对大学数学有帮助吗?
有帮助,但是帮助不大,但是如果高中数学学起来困难,大学数学一定更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有数学的不连续性,和难度梯度造成的,以下是分析:
高中数学开始更强调概念的重要性不同于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更加直观,同时定义多用描述的形式给出。比如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初中给出的定义比较浅显,大概是含x平方,并且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方程。
从高中开始数学的定义更加抽象,更强调对概念的理解,比如椭圆的定义: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个定义不在形象化,同时,椭圆在应用中更重视对概念的应用和理解。这一点,大学数学也是如此,我们不妨看看大学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每一个章节都是好多个定义,而且定义用词之精准,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都不可。题目上更多的是对定义的理解和应用,打个比方,如果对大学数学中的定义理解透彻的话,数学其实学懂了一半了。
所以说,高中数学学得好,会更习惯这个定义表述形式,更加知道定义的重要程度。
高中数学的知识对大学帮助不大大学数学的入门课便是微积分,而大部分的地区高中只学到导数,积分也会简简单单的定积分而已,并且不是高考重点。
所以说知识上高中和大学唯一重叠的部分就是求个导数,大学数学更是一个新的篇章,这就是我的意见,有帮助,但是帮助不大。
各个阶段的数学差异性很大小学阶段,更多的是研究文字游戏,比如小红的苹果比小明的苹果多两倍,题目本身没有难度,但是很多人容易读错题,认为小红就是小明的两倍。
初中阶段,文字游戏少一些,但是对几何,尤其是平面几何,要求很大。初中多数在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工具对几何题进行证明。
高中阶段,抽象的函数是重中之重,初中学的平面几何不再涉及。所以初中的基础在高中仅仅体现在计算能力上,知识上没有任何帮助,高中就是初中的一个全新篇章。
大学阶段,从如上文所说,大学数学和高中几乎没有联系。
就像本人一样,我是教高中的数学老师,很多人认为我也能教初中数学,但实则不然,可能会解一些题目,但是对整个体系把握的不是很准。数学就是这样的特点,每一个阶段的数学跨度都非常大。
以上是我的见解,希望大家讨论。
问一下数学不好能考上好大学吗?
不轻言放弃,这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态度。数学很差,像那种不及格的地步,那么就不能考上好的大学?这种说法显然是太过绝对,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能否定自己。
再说今年的高考还往后延迟的一个月,也就是多了三十天的时间。努力一把突破及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数学成绩不好提分的那种考130多分的,想提升比较困难。至于不及格的孩子,那说明提升空间很大,顺便搞搞分数可能就有100多分了。如果你只是数学很差的,这个不影响录取的。考一个好的大学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在接下来的时间来产生突变。高三了,对于复习一定要有方式方法,而且对于自己的情况一定要了如指掌的。
所以加入自己的情况比较糟糕,第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进行分析。了解自己属于什么阶段,如果是不及格那么短期内以突破基础为重心。如果自己考了100多分那么就重点在中等题上多下一些功夫。如果是高分,那就是专题突破了。
其实不管自己是成绩很好,还是一般般,过基础这件事一定要认真的过,不可轻视。成绩好的同学可能过基础的速度很快。成绩不佳的同学过基础稍微慢一些。这个过程一定要做,千万不要觉得不要觉得简单是忽视它的的重要性!这也是很多同学很容易犯的错。
核心思路确定了之后,就是方法,复习的方法。这些年的经验总结下来,我们复习遵循一下这个方法,对于基础不稳固的同学助益很大!
第一预习知识点,提前预习老师要讲的知识点。一定要自己主动去预习,不要属于被动式的。这样预习了那些知识点,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就能够听到自己不曾在乎的知识点。
第二,认真听讲。认真听讲的目的很简单,在之前自己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自我理解,然后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可以与自己的理解方式相匹配。从中找出异同出来。这样在课上才会有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如果之前没预习,那肯定是无法完成这一步的。
第三,认真做练习。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执行先易后难,对于自己不会的尝试去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以后遇到不会的题在心理上不会怕。第二个当老师讲解的时候,能发现自己当初卡壳的位置。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如此这般长时间下来,自己的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就可以逐步提高。到后面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总结归纳。对于预习中自己忽略的问题,老师讲解的一些重点进行整理。在练习当中自己遇到的一些错误的思想,犯的错误。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把上面四步重复,可以让复习节奏感很强,第二个这样固定的学习方法。会慢慢的强化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养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习惯。因为这种方法,只是开始的时候比较痛苦,大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之后就会觉得很简单。
希望这个方法对同学帮助很大。记得关注老王!鼓励鼓励我啊!
学习本科高数对高考数学考高分有帮助吗?
即将参加2020高考全国一卷的学弟学妹们,想必你们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作为过来人我要告诉你们高考其实很简单。我就拿去年高考数学为例吧,导数一题直接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就解决了!解析几何那题只有在椭圆_上求曲线积分,然后在椭圆包括的区域内求二重积分就0K了。立体几何就更简单了,直接上三重积分包过。再说说数列那一-题,先用狄利克雷充分条件证明通项公式在间断点收敛于左极限和右极限和的一半,再进行傅立叶变换,利用拉普拉斯方程,求出N阶导数求和,最后取个极限就好了。概率题这种闭着眼睛都能蒙对的题目还要做?这样- -来大题全部解决了,前面的题都是送分题,也允许你有失误,考个140分还是很轻松的,不要怕!
所以提早学习大学高数对高考数学有非常大的作用[捂脸][捂脸][捂脸]
大学计算机专业好学吗?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计算机相关专业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学习难度要更大一些,对于数学也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工程、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虽然在具体的方向上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基础内容方面还是比较统一的,包括基础学科(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物理等)和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数据库、编程语言、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电、模电等),这些课程总的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编程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编程问题说到底就是数学问题,所以数学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数学课程也相对比较多。如果未来想在计算机的技术领域走得更远,就一定要学好数学相关课程。
虽然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在学习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有一些方向对于数学的要求并不高,比如走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方向(运维),Web应用开发方向,移动终端开发方向等等,对于大部分应用级岗位来说,即使数学基础比较差也能够胜任。
最后,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的热度比较高,不少教育资源丰富的高校陆续在本科阶段开设了相关专业,由于这两个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考生在选择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选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未来最好读一下研究生,这样会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同时能够提升职场竞争力。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到底是选应用数学还是统计学?
你这个问题,我每年都会遇到学生选择困难症,我下面谈谈我自己了看法。
1.我曾经作为数学系专业的负责人,我们本科又两个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专业,你只是专业方向问题,我们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大一成绩在本专业成绩排名前20%,可以自由选择调换自己的专业,这样很多学生就会遇到你这样问题——选择困难症。
其实,近几年来数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觉得统计学就业前景不错,越来越青睐该专业,从今年报考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来看,特别热门,复试分数线大涨,是今年复试分涨幅最大的一个专业,另外,今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也是热门,多达200所左右的院校申报成功,2019年秋季招生,也是今年备案申报最多的专业,这个专业都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2.如何确定学那个专业,第一看你的兴趣,第二看未来发展前景。我来举一个我身边一个学生的经典范例。该学生本科第一志愿报考我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半年后,他本人和家长发现这只是一个数学类专业,觉得未来发展前景不广,第二学期调整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到了大三该同学准备报考研究生,我当时办了一个数学考研辅导班,每天他课后不断问我很多高深的数学问题,甚至问我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非常专业的数学课程中问题。我觉得他肯定是数学系的学生,一打听他是我系信息与计算科学调到工学院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着实让我吃惊。2011年他拿到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我省一等奖,(考了87分,第三名,一等奖20人左右,几乎被科大学生包揽),再一次让我吃惊,2012年三月代表安徽(当时全省才有三名参加决赛)参加全国决赛获得二等奖。当年他报考研究生时也是选择困难症,他想报考数学专业研究生,咨询我,我做了他很长时间思想工作,让他还是报考自动化专业比较好,就业前景好,哈工大,清华都是这个专业强势学科,建议他报考。他似乎动摇准备报考自动化专业,一周后,给我打电话,说他还是想学数学专业,就是对数学感兴趣,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专业。我当时真不理解,那何必要当初要调专业呢?后来她也真的考上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专业了,总分还考了400多分。说明兴趣才是第一。
3.谈谈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方向的优劣。其实这两个方向不是完全不同,有共同点很多。过去纯粹从就业前景和名称来看,我都建议学应用前景不错的统计学方向,但今年我不这么认为了。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统计学专业全国布局太多了,一哄而上,导致今年考研分数线统计学涨幅最大,使得考了高分都没学上。
第二,数学专业考研方向非常多,比如以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经济学等热门专业都喜欢有数学背景的人报考,如果对数学热爱就报考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会太差。
第三,应用数学专业同样学习很多统计类课程,报考统计学研究生一点不比学统计学的学生差的,甚至更好。
今年我侄女咨询我也是这两个专业选择问题,我建议她不选统计学方向,人多为患!
以上是我的一点自己的看法,最终由你决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